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教学科研

聚焦师德教学,共促专业成长|教育学院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

聚焦师德教学

共促专业成长




沧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为提升师德培养水平,实现师德教学创新,4月15日下午教育学院于文科楼平24会议室组织教师教育教研室活动。教师教育教研室以《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改革为主要研讨内容,展开讨论。活动由教研室穆冬雨主任组织,相关任课教师参加。

会议伊始,邢莉莉院长率先提出《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不一致,现行教材中教学案例缺失,集体备课仍需加强等问题,鼓励与会教师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通过进一步修订完善课程教学材料、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以及重新筛选更合适的教材等,不断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罗萍副院长强调,师德培育应与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法治教育是师德建设的基础,专业成长是师德养成的载体。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的理论灌输难以让学生真正内化师德要求,建议在学生对教师职业形成系统认知后再开展针对性教育。

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郭洋洋老师建议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师德内涵;同时结合齐越精神等本土教育资源开展实地研学,强化职业认同。张雪老师则提出运用翻转课堂模式,依托学习通平台的签到、抢答等功能增强课堂互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穆冬雨老师提出课程需通过丰富课堂活动与教学形式,突破教材局限,改革考核方式,助力学生知识内化,强调师德教育任重道远。

经深入探讨,老师们确定了达成了三方面的共识:一是进一步修订教学材料,主要针对教学大纲、课件和教案进行优化;二是创新角色扮演、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设计并实施配套考核方式,明确评价标准以保障公平;三是考虑采用灵活的电子版教材,减轻学生负担,融合课程教学团队集体的力量创造性的编辑更合适的教材。

师德教育永远在路上。本次研讨会明确了师德课程建设方向,加深了教师对教材使用的理解。教育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沧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