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育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目标管理任务并结合本科教学评估要求,进一步提振精神、鼓足干劲、群策群力、踏实工作,在认真落实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抓好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毕业就业指导工作,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和课程建设工作,努力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本学期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按照学校党委工作部署,不断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打造一支党性坚定、政治明白、爱岗敬业、专业扎实的教师队伍。主要思路:充分发挥教工支部的作用,党员教师要率先做出榜样示范,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坚定举旗的政治意识、充分贯彻落实学院任务的大局意识、坚决拥护学校党委决策的核心意识以及向先进模范教师的看齐意识,通过教工政治学习、三会一课强化教师思想阵地。
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发展
按照学院听评课补充规定,进一步强化常规教学督导工作。打造“名师讲堂”工程,营造学术研究氛围。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内涵发展。主要思路:定期召开教学督导组会议,对教师课堂教学“练兵”活动进行研讨评议,改革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提升课堂实效。继续开展“名师讲堂”系列工程,邀请5~6位一线骨干和专家专题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氛围。定期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题会议,对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讨修订,凝练专业办学特色,强调课程体系的前瞻性、综合化和整体优化,更加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统一。
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继续完善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管理办法。主要思路如下:
1.重点遴选推出一至两门院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以激励型教学模式为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与发现创造的积极性,激励开发学生的特长与潜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兼修课程体系,加大跨专业选修课程的门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可跨专业选择兼修课程,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锻炼平台。
2.实施课程准入制度。凡学院教师自定课程需填写课程申报书,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方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拓展平台课程体系中。新课程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明确而富有特色的教学目标、相对完善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夯实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学研项目深度合作
以“规划布局、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推进产学研项目的深度合作。通过合作找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把合作培养、教研共同体做深做实,更好地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无缝对接,更好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实现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常态化局面。主要思路如下:将产学研合作做到专题化、精细化、常态化,加强学生实习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加教研环节,充分做到培养培训一体化;利用我院和产学研项目基地优势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学生见习实习时间,锤炼职业角色;加强与产学研项目基地长期合作,按照新入职教师的培养模式,结伙伴、组建提升共同体,在合作过程中双方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更好地合作与发展。
四、加强内外学术交流,优化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本学期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外出进修、学术交流和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善现有教师的师资队伍结构,引领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主要思路如下: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从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挑选“传帮带”导师、日常教学的监管等方面加以督促落实,使新教师能够快速成长;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在有计划地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动员和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改革研究,争取科研与教学均衡发展,使专业团队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细化教师公开课“听评课”制度,各教研室要将听课、评课上升为一种常态,不断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组织教师调研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的信息资料,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学术报告、学习讨论、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使教师了解教学改革的潮流,接受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建立现代教育理念,认识自身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体制、发挥实效;鼓励教师深入幼儿园、小学,切实观摩教学环节、体验一线教学生活,与一线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加强中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练习,以“诵、读、写”等国学传统文化形式进行岗位练兵,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
五、树立全员意识,做实做透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
继续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规定的三级指标为基本依据,遵循教育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以迎评为契机,以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注重教学效果”的全过程为主线大力开展迎评促建工作。主要思路如下:以学前教育为龙头专业,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为重点发展专业,形成学前教育专业示范引领、小学教育专业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专业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在充分考察小学课程设置、日常管理、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学生家长诉求、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小学教育专业基本功强化管理办法》,强化三笔字、手工、简笔画等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通识能力、学科能力和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办学模式;突出主题式实习模式,让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定期主题实践见习活动参与到实习基地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专业意识和专业情感,提高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小学教育专业教法类课程微格实训,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
评建工作中分设项目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各项目组研究落实具体分工,倒排工作时间表,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学院督导组按期督导考核验收,严格按照《沧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迎评促建工作管理制度》执行,奖优罚劣,确保评建工作稳步推进。
六、加大投入倾斜力度,完善实验实训室建设
本学期我院拟创建小学教育技能实训室。目标定位于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开发,通过与教育行业、企业的合作,以开放性课程模式设置书法、影视、民乐、舞蹈、礼仪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项特长。工作室实行导师制,由导师带入“实作、竞赛、科研”三类项目,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开放性教学。
同时,进一步完善应用心理学实验室建设、落实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加强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和规范管理,保证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在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强度与经费投入,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提供保障;加强实验室日常开放运作与管理,充分整合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测评实验室和人力资源测评室等实验平台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效应。
七、搭建社团活动平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能
充分利用学院各个社团平台,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社团活动,完善学生管理机制,调动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学生党员的先锋作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和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优秀院风。
新学期是我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老师要以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投入到评建工作中,争取个人成长和学院发展双丰收。